首页

国产丝袜调教

时间:2025-05-28 15:23:11 作者: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马华 — 揉进面里的黄河水 走向世界的中国味 浏览量:41018

视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马华:一碗拉面带动万户幸福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薛凌桥 林勐男)“西北人常说‘有面有肉才是家’。”

  “1986年,我和父亲第一次来到北京。那时候,北京城的西北餐馆并不多,我心想,既然北京缺这口地道的西北味,为什么不把家乡的牛肉面带过来?”

  1988年,在北京市原宣武区北线阁街,马华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门店。这家名为“西北来顺”的小店,起初仅有四张餐桌。现如今,尽管原址已不复存在,但马华表示,“西北来顺”的店名仍是西部马华的精神传承。

  从北京的一隅,拓展至全球200+直营餐厅,每天销售5万多份牛肉面,年服务食客上千万。一路走来,马华和她的拉面传奇仍在延续……

  图为马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表彰现场 受访者供图

  “我们西北人吃苦不是问题”

  “我们家几代人都是做餐饮的,从我爷爷辈开始,家里人就开始做牛肉面。1988年,我们来北京创业。因为我是从西北农村地区走出来的,吃苦干活都不是问题。”

  回顾往昔,为将西部美食带到北京,创业伊始,出生于餐饮世家的马华十分坚定自己“北漂”之路的选择。

  “当初开店的3000块钱是我们的全部积蓄,相当于卖掉两头牛的钱。早年间,我与我家先生共同早起,蹬三轮去买煤,每天要揉10多袋面粉,我们今天的成绩都是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

  从采购到制作的现实问题并没有击退马华和丈夫前进的步伐,但他们的创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当时,“西北来顺”这家“夫妻店”每天要卖出十几袋面,经常需要为第二天开业的面和煤等原材料犯愁。对于初期发展的成功,马华认为,街坊邻居的信任是支撑其走下去的关键。

  图为创业初期的西北来顺门店 受访者供图

  “街坊邻居非常信任我们,都很乐意给我们提供原料帮助,支持我们营业。与邻里街坊的这份情我们一辈子记着!”

  谁说兰州拉面不出西北?

  以前,兰州拉面有不出西北之说,这种说法指的是一出西北,兰州拉面就基本不正宗,失去了那种特有的清香。

  如何将素有“中华第一面”美称的牛肉面,以原汁原味的口感带到北京,是当时摆在马华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一开始,我在熬汤时总念叨:‘牛是草原上跑的,水是黄河里淌的,离了西北的水土能成吗?’”

  秉持对美食的传承,马华介绍称,选用西北当地的原材料、坚持传统工艺是其成功之路的“法宝”。

  “我们坚持选用西北当地的调料、牛肉等,把黄河水换成净化水,每天用新鲜牛肉和牛棒骨现熬6小时以上,再选用西北黄金产区的小麦面粉,经过多道工序,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西北牛肉面的风味与韧劲十足的口感。”马华说。

  “要想坚持百年传承,最重要的不是挣钱,钱能再挣,招牌砸了可再也修不回来。品质和口味一定要有保障。”

  几十年间,马华在包括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省份自治区在内的民族地区大量采购原材料。从内蒙古的羔羊到甘肃的李广杏干,再到新疆的辣皮子,越来越多的民族特色食材和美食走进国内都市和国际餐桌的同时,东西部地区间构建起了一条互通有无、互利共赢的经济联系纽带,也托起了家乡地区乡亲们的致富梦。

  图为西部马华甘肃会宁地区规模化养殖基地 受访者供图

  回馈家乡 远播出海

  “真诚”“真心” “真材实料”是马华给自己概括的成功之道。从创业之初邻里的真诚帮扶到选用真材实料帮助其拓展餐饮版图,回馈故土的一片真心,则是她持续成功的内核。

  2014年,在家乡甘肃省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马华在当地号召成立了原材料种植养殖基地,带动了当地 330 个贫困户共同参与经营发展;而后,通过与民族地区联合举办餐饮技能培训班,近万名各族民众成功实现就业创业。

  “这几年时间,西部马华管理学院接待了上万名就业创业人员培训。在‘一人培训就业,全家致富’的理念推动下,更多民族地区民众通过学习技术过上了好日子,实现了生活上的幸福美满。”

  图为西部马华管理学院培训课堂 受访者供图

  2024年9月,马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以表彰其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贡献。

  在马华看来,丝路美食就像黄河水,支流越多越兴旺。将中餐推介出海,也是她的责任与使命。

  马华表示,当前,中餐出海是一个大趋势。随着中国的强大和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扬,从2017年开始,在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以及中国烹饪协会推动下,马华和相关代表共同前往土耳其、法国、埃及等众多国家,传播中国的特色美食。中国的年夜饭项目也借此推广到了马来西亚。

  2019年,西部马华新加坡首店开业。

  图为西北马华新加坡餐厅 受访者供图

  “在新加坡,我们尝试将中国青花瓷结合牡丹的搭配元素融入到餐厅设计中,因为牛肉面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所以我想让国外的食客都知道,我们来自中国,是中国的餐饮企业。”

  “以饮食文化为突破口,我们从视觉和味道上征服了国际消费者。我们的拉面技艺是一张通往世界的船票,要相信自己,超越自己,用钉钉子精神把一件事干透干好。”马华总结道。(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丨黔贵万里春好色 春耕裕农酿丰收

从青州古城转场至周边山区,“清凉游”成了市民和游客出行的热门选择。走进青州黄花溪景区,清凉之感扑面而来。“我们不仅提供游船、游艇,方便游客观水、戏水,还开设森林滑道、峡谷漂流等项目,让游客在深山中体验速度与激情。”景区副总经理苏兆海介绍说。

篮球赛场,两支中国队双双告捷。中国女篮在半决赛中以100比44大胜朝鲜队,与日本队会师决赛。中国男篮以84比70击败韩国队,将在半决赛中再战菲律宾队。

北京:1-8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内蕴的文化基因与独特优势。“嫦娥”“天宫”“北斗”这些以中国神话命名的航天成果,传承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飞天文化。在航天事业创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积淀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这些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新时代,大力弘扬这些精神对于我们夯实文化自信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赖清德将“特赦”陈水扁?岛内网友不干了……

#中国仪仗兵将参加巴基斯坦国庆阅兵#】今天,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介绍,应巴基斯坦军队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将于3月中下旬抽组人员,赴巴参加巴国庆日阅兵活动。(记者淳于怀涛)

赵晓红认为,非遗手工文化正随着“指尖经济”的逐渐壮大实现更大程度地传承与发展,为乡村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带来全新的机遇。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探索民族手工艺发展路径,有利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